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湖南衡阳市全力推进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建设

  近年来,衡阳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发展一系列文件精神,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中心城区蔬菜基地建设按照“一年一万亩,三年三万亩”的总体部署全力推进,他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强化领导抓推动。一是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国土、农办、水利、农业、农开办等为成员单位的全市蔬菜工作领导小组。今年,自银市长召开常务会议破解蔬菜“瓶颈”难题、勋功副市长3次现场调度“菜篮子”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将“菜篮子”工程建设纳入了相关职能部门和县市区政府的目标管理考核,制定了《衡阳市人民政府“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评价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二是科学编制中心城区蔬菜发展规划。组织相关专家制订了《衡阳市中心城区专业蔬菜基地规划》,确立了保障本地蔬菜供应、打造粤港澳蔬菜基地的发展目标,按照中心城区18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不安排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和单个基地不少于1000亩的原则,按“一年一万亩,三年三万亩”的规模,在四个城区规划了六个片区。重点把城区的角山、茶山坳两个片区打造成栽培反季节蔬菜的国家级蔬菜标准园,东阳渡、岳屏片区建设成以高档蔬菜为主的省级蔬菜标准园,呆鹰岭和雨母山片区建设成为以栽培本地特色蔬菜为主的市级蔬菜标准园。建成后我市城区蔬菜基地人均保有量将由目前的2.2厘提高到3.8厘,超过国务院菜地最低保有量3.3厘的15%。

  二、多元投入建基地。一是加大预算投入。市财政预算内蔬菜专项资金由2011年的300万元增加到2012年的800万元。启动价格调节基金,把价格调节基金用于支持蔬菜生产流通,30%以上用于支持基地建设,仅2011年就达600万元。自2011年起,市、县(市区)两级按新建菜地每亩各200元、标准大棚每个各1000元的标准,2011年共发放蔬菜种植补助及大棚补助286万元。二是整合部门资金。按照集中力量办民生大事的原则,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集中用于蔬菜基地建设,2011年整合部门资金3331万元(其中国土部门新增费2611万元),通过实施国土整理一期工程新建菜地9439亩,今年将整合资金 4250万元(其中国土部门新增费2822万元),实施二期工程新建菜地 9383 万亩。三是足额征收基金。严格按照《湖南省城镇蔬菜基地管理条例》执行审批程序,足额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2011市蔬菜办在政务中心窗口征缴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共计992.75万元,比上年新增718万元,全额投入新菜地建设和蔬菜产业发展。四是鼓励民间投资。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蔬菜基地建设及蔬菜产业发展,2011年,全市共吸纳资金12000万元用于蔬菜基地建设。

  三是依靠科技强支撑。一是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市政府到蔬菜研究所现场办公,支持该所成为国家南方蔬菜优质种苗快繁技术中心衡阳种苗基地、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衡阳综合试验站,该所抢抓机遇,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选育出蔬菜新品种58个,并在衡阳现代农业示范园展示,“一串铃1号南瓜”成为我省早南瓜的主栽品种,早冠丝瓜成为丝瓜消费地区菜农种植的首选品种。种苗快繁技术中心每年可提供优质蔬菜幼苗1000万株,缩短育苗苗期25天以上,可增产10%以上,有力地确保了我市早春蔬菜幼苗供应。二是“科技兴菜工程”全面实施。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各种技能培训班87期,培训人员10618人次,引导培育科技示范户891户,集成推广水浮育苗技术、遮阳网、防虫网、频振式杀虫灯、黄板、性诱器、滴灌、配方施肥、大棚多层覆盖栽培技术等配套技术43项次,科技在蔬菜生产中的贡献率逐年提高。

  四是严格监管保安全。建立健全市、县、乡配套,多部门配合并延伸到规模基地的质量安全体系。一是强化检验检测。初步建立了以市级检测中心为龙头,县市区级检测站为基础,基地(市场、超市)速测室为补充的三级质量监控网络体系;2011年,检测部门共抽检蔬菜样品21344批,合格样品20822个,合格率达97.57%。二是强化投入品监管。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农业投入品集中整治行动,严禁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等5种剧毒高残留农药和16种限用农药,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每年收缴的高毒禁用农药均在30万吨以上,同时对全市350余家高毒农药经营网点实行了定点经营。三是强化质量溯源。全面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加工与生产”的对接和互认,在蔬菜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较大的蔬菜基地推行蔬菜质量全程监管,逐步形成了生产有档案、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